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
服务热线:400-6655-196
  • 免费订阅“跨越电子”电子周刊
当前位置:首页 » 资讯中心 » 导热材料行业动态 » 为什么电子产品散热要使用导热硅胶片

为什么电子产品散热要使用导热硅胶片

目录:导热材料行业动态星级:3星级人气:-发表时间:2016-01-15 08:40:00
RSS订阅 文章出处:跨越电子导热硅胶片网责任编辑:NSW作者:NSW

  经常有人会问“设计中涉及的板子做热测试了没有”,答曰“不用测,我摸了一遍,这板子上没有感觉烫的器件”。如此理解,大错矣。举例说明:某两款笔记本电脑,某款A厂家的键盘,摸着温温的,不热;另一款B厂家的,摸着键盘发烫。我暗忖之,到底这两款哪家的散热更好?A家的壳体不热,两种可能,一种是人家低功耗做得好,结温也不高;第二种是散热做得很差,结温很高,但隔热做得好,散不出来,有烧毁的巨大风险。另一种B厂家的键盘发热自然也是两种可能,一是散热做得好,结温和壳温差不很多,摸着外面很烫,但里面其实也就那样了,问题不大;第二种是外面热,里面更热,那才叫个怕怕。
  以上二均为一线大品牌,而且还是中国电子展的常客,我相信,他们都是很好的笔记本电脑,于是由此推理也就得出一个结论:单从器件表面的温度是不能判断出结温的,而使器件烧坏的是结温;因此单靠摸的手感来判断器件值得做热测试是错误的。那到底该如何做呢?
  对MCU、驱动器件、电源转换器件、功率电阻、大功率的半导体分立元件、开关器件类的能量消耗和转换器件,热测试都是必须的。不论外壳摸起来热不热。热测试分两种方式,接触式和非接触式,接触式的优点是测量准确,但测温探头会破坏一点器件的散热性能,毕竟要紧贴器件表面影响散热;非接触式尤其是红外测温,误差大,其测温特点是只能测局部范围内的最高温度点。
但这些测试测出的仅仅是壳体表面温度,结温是不能被直接测得的,只能再通过△T = Rj * Q 计算得出。其中,△T是硅片上的PN结到壳体表面的温度差(Tj-Ts),Ts即是测得的壳体温度,单位℃,Rj是从PN结到壳体表面的热阻,从器件的dadasheet上可以查到,单位℃/W,Q是热耗,单位W,对能量转换类的器件,(1-转换效率)*输入功率就是热耗,对非能量转换器件,即一般功能性逻辑器件,输入电功率约等于热耗。
  如此,结温可以很容易的推算得出,如果(结温,输入电功率)的静态工作点,超出了器件负荷特性曲线的要求,则该器件的热设计必须重新来过。如此反复多次,直到器件的静态工作点满足负荷特性曲线的有效工作范围,则热设计和热测试通过。
  记得曾在电子元件技术网SNS社区被人在空间留言提问,我们传导散热都是采取加散热片的方式加速散热,可壳体表面加了散热片,散热片又有热阻,岂不是加大了对散热的阻碍?初看此问题,愣怔片刻,似乎极其有理,但深究下可发现其中的问题,热阻不是仅仅有形的物体才有,无形的物质照样有热阻,比如空气。器件散热到空气中,其热阻链路包括:PN结-壳表面的热阻、壳表面到散热片的接触热阻、导热硅胶片本身的热阻、导热硅胶片表面到空气的基础热阻、导热硅胶片外的局部环境到远端机箱外的风道的热阻,加装了导热硅胶片后,从表面来看,导热硅胶片的热阻算是新增加进来的,但如果不加的话,机壳将直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,这两者间的热阻可就大大增加了,通过加了导热硅胶片片,加大了散热面积,意思是说,其实:壳-空气之间接触热阻>>(壳-散热片接触热阻+导热硅胶片热阻+散热片-空气的接触热阻)
  由此可以看出,加了导热硅胶片,大大减小了散热通道的总热阻,对电子产品的散热有很大贡献的和帮助。

电子散热导热硅胶片

 

电子散热导热硅胶片的应用

 

 

.

此文关键字:电子散热导热硅胶片
正在加载...

关于“”的相关资讯

我要评论:
内  容:
验证码: (内容最多500个汉字,1000个字符) 看不清?!
 
 
请注意:
 

1.尊重网上道德,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,不发表攻击性言论。

2.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。

3.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。